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晒课表

日期:2024-12-22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活动 > 教学科研 > 教学论坛  

抓 基 础 求 规 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2-18

抓 基 础  求 规 范

……来自学校管理层的实验报告

江南新村小学   王春芳  何翠芳

一、学校概况与实施方案

在学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招收了不少外地来沪打工的孩子, 这些学生目前已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75%左右,还有将近15%学生的家庭不同程度的也成为一群弱势群体,单亲家庭、父母双双下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由于父母的知识层次很低,生活层次也相应很低,为了生计,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环境和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即使有上进的愿望也不得不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前教育几乎为0,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与重视的程度不够,如:从语文学科的检测中发现,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文字功底与积累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深造,体现在试卷上的反馈情况,就是不及格率超标,优良率不足,鉴于上述原因,分析我校目前实际情况,结合《构建学校教学质量自我管理体系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决定在语文学科中先行进行课程统整,将总体目标定位在抓基础,求规范,促提高上,具体落实在教学中就是逐渐缩小不及格率,提高合格与优良率。

基于上述情况,我校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统整三年规划实验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

总体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教师是课程改革主体的意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专业素养。    

2.通过实践活动,教师能自觉转变或纠正原有的教学行为,寻找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式。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法,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阶段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增强教师是教学主人翁的意识,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2.通过教研活动,教师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认真实施,使教学常规得以完善。

3.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统整学科教材,突出重点与难点,设想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或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细化,按年级提出相应的要求并促其能够达到。

5.注重统整活动经验的积累,及时检查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与改进。

3.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领悟    20066——200612

内容:

组织学习

1)新课程、新课程标准。

2)与之有关的教学理论。

3)与之相应的教学成果,如:梅陇小学的做法。

4)学习科研成果。

上海教育科研:《课程统整与功能探析》、《课程统整方法论》。

 

第二阶段:操作实施    20071——20086

开展与之有关的教研、教学活动,共同研制与实践教学指南,及时做好调整、补充或修改统整指南并记录在册。

内容:

1.根据课程标准,参照其他教科书,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基础性的统整,编制语文学科课程统整指南。

2.基础性与拓展型结合,探究主题式语文教学。

3.以语文学科教材的基础性、拓展性为基础,开展教学相关的活动:

如: 备课——个体与集体相结合,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上课——随堂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力争人人能上随堂课、人人敢上实践课)。

作业——注重学生完成与教师批改的及时性。

辅导——体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的实效性。(即:不合格率的逐渐缩小。)

4.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发扬成绩,反思不足,及时调整、补充或修改统整指南并记录在册。

5.学校管理:制定、修改、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细化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条例,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按计划、有要求地对学科统整实践活动进行检查、反馈、指导,搭建舞台,创造条件促教师专业发展。

6.征得各科教研员的指导。

1)学科把关。

2)提出指导性意见。

7.组织教师开展学科统整研讨活动,定期举行课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20087——200812

内容:

1、        通过教师、学生、家长问卷,了解课程统整的有效性。

2、        整理汇总相关资料。

3、        组织教师论坛。

成果:

1、        语文学科课程统整指南:1

2、        教师教学体会、教学个案:1

3、        学生学习成果汇报若干。(暂定为:成绩的提高,不及格率的减少。)

4、        学校课程统整管理的体会与经验:1

5.  学校课题组就统整实践活动的评价报告:1

 

第四阶段:200812月——

1.做好资料整理、积累工作,逐渐将学科统整经验推广、渗透到其他学科,带动数学及英语学科。

2.参与学科统整区域推进研讨会,探索学科统整的管理经验。

 

二、语文学科课程统整工作的管理

(一)构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落实语文学科课程统整任务。

学校成立了有校长直接领导、科研组长参与,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实施工作小组,定期组织与开展实践活动,落实措施,责任到人以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二)措施有利,推进规范管理。

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抓好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适应与落实“课程统整”工作的需要。

1.制定学校各层面教学计划,采取计划管理。

   为积极推进语文学科课程统整工作,在我校制定《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统整三年规划实验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三年我校语文教学工作的奋斗目标,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确保“不合格率逐渐消灭,合格率的稳步提升,优良率渐渐增多。”学校科研室负责协助学校制定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保证三年规划目标的逐步实现。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实施“学科统整”的工作目标,将“学科统整”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教导处管理和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制定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中必须要有对教学目

标,内容进行学习和调整的要求以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分工明确,实施层次管理,制定语文学科统整详尽计划,有序落实。

为了使该项工作得以落实并行之有效,在学校制定出各阶段教学质量管理计划的基础上,再由语文教研组长及各年级的备课组长根据各自相应职责将这项工作进行细化,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研读、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学情,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什么?学会什么?怎样落实?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目标、内容与我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学校从尊重与鼓励教师的本意出发,以教师为主体,只要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课程理念与标准的,学校就为其提供方便与台阶,让其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因此。我校语文学科在制定语文学科统整计划时,分成两路实施完成。一路有语文学科全体教师参与,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组织并开展活动。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等各项活动,参照其他教科书,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作基础性的教材统整。另一路则有一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课程统整,尝试实践探究主题式语文教学。

3.建章立制,实行章制管理。

为了加强对各级工作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出台了《教研(备课)组的管理规范》,明确《教研(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和《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条例》,从管理机制上,加强了对教研(备课)组长的管理,搭建展示评优的平台,为“课程统整”的深入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我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教学流程管理,重新明确了学校教学管理“五大环节”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各环节相关细则,概括如下:

1)备课:要求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任教学科的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并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调整,修改整册教材的统整指南。

2)上课:根据课堂教学计划认真实施,根据执行后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思,并对已有的《整册教材统整指南》进行调整和修改。

3)作业与批改: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各年级的作业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

4)辅导: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专项指导工作,结合学校生源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5)考核:教师人人都要学会命题,按照大纲的目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命题。

学校管理层还为此设立了专项考核奖励基金,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此激励教师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的不断探究与改革之中。

4.注重实效,严格过程管理。

在课程统整实践的过程中,每一阶段工作的检查相当重要,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才能确保课题实践的有效性,因此,我校分析了近几年来教学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从管理中找自身原因,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忽略了过程管理中检查工作的严格性,对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关心与指正,形成了个别教师专业素养的下滑,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适度引导,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听课评课的工作力度,督促教师养成“统整”的习惯。

  学校通过五种听课方式,即:了解性听课、专题性听课、研究性听课、指导性听课、互动性听课等方式,加大听课管理的力度,在听课过程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寻找对策。

  由于在管理中重视了对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检查与反馈,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与指导,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素养有所提高。

三、语文学科统整研究的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性统整

1.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开学初,教师在熟悉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任教学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仔细阅读与研究教学参考资料,明确重点章节与重点内容,找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先行进行划分,并设想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课程统整指南表(见教学实录一),先行对学生进行分析,然后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科课程标准,修改或调整学科教学目标,对我校学生合理定位,制定能适合我校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授课计划。(如:石松涛老师在备课中体现出的细节之处(摘取片段)——

……教师在进行课文统整时,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基点,充分考虑并且重视他们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对整个年段,单元侧重点,以及每篇课文的具体要求有一个总体安排,这样效果比较好。如果脱离整体要求,孤立的对单篇课文统整,难免顾此失彼,甚至会舍本求木,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接受的现实反差很大时,则教学目标得统整。统整的含义不是随意降低目标,一般是为目标的达成设制几个坡度,使学生学习能达到目标。关键是上课老师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这样一个盲点——本课所教的语文知识,情感领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些与即将上课的学生,他们的接受渠道是否通畅。他们现有的实际水平,实际能力对本课的学习有何阻碍,是否有知识能力上的空白堵断上课的学生最大有效化学习。教师在一篇课文教学的多个训练点上,应尽可能达到教学的平衡。起码在主要目标的教学达成上做到。……)

开学后,通过教研活动,交流完成授课任务的计划与设想,讨论后确定用最适合学生、学生最易理解、接受的方法指导教学,资源共享。

2.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按照预设并经调整后的教学案例,做好课前准备,按时进入课堂用普通话教学,态度亲切自然,引导学生进入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有效提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本领的积极性,不断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课堂板书字体端正、规范、思路清晰,能突出重点,让学生每次能学能所明、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3.抓好学生练习与作业的切实性。

我校学生基础较落后,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太理想,他们本来对学习容易产生害怕、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各课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费心设计和安排一定量的练习题与课后作业,这些练习与作业的设计既要能够完成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学生能够自觉的、独立的思考并完成,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寻找适合我校学生的练习题,设计出检测学生的练习卷、评价卷。

4.及时批改与专项辅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要及时批改,一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错误,要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过程,个别学生有错,则应督促其及时订正,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专项指导工作,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每班选取后十名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落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再从中选取最后三名进行跟踪辅导,对他们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如:识字、读通、读懂句子,会简单作文等。定期检查,小结已获得的成果在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或反思辅导中的不足及时改进。如:沈巍老师是这样做的——(摘取片段)

……结合我校科研课题,为达到消灭不及格率,提高优秀率的目标,开展了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项指导的实践活动:

在课堂里老师比以前更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发言了,课老师尝试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手段或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补缺工作,练习过后,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有个人针对性的试卷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就拿我班余炎同学来说,她理解接受能力慢,人们看似简单的东西,她却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理解,平时胆子小,有什么不懂的,也不敢问老师问同学,只会拖时间,拖到熬不过去了,就只会呆呆地站在那里,要不就掉几滴眼泪,过后又是如此,周而复始,时间一长,由于她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也有些懒散,很快落到了同学们的后面,他妈妈甚至老师提出了留级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我准备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分两步,首先我从她的兴趣入手,虽然她接受能力慢,但抄写方面她却比较感兴趣,(也许这些机械操作相对不太需要动脑筋吧,我猜想)我就鼓励她认真抄写,提高抄写正确率,接着,我在课堂里有意请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重复别人说的话,一字不漏读读课文中的句子,由短到长,在这个阶段里我的最终目的虽然还没达到,但我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消除她对学习语文的恐惧感,在老师的鼓励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为第二阶段打下基础,做好伏笔,第二阶段,我也分两步进行,首先,抓住基础不放,每天请她在家默写20个单词,第二天交由我检查订正,积累几天之后,我会抽一些词语进行抽查,坚持不懈,现在她的默写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从2030分,现在能够保持及格,有时还能8090分,其次,加强她的阅读量,要求他每天看课外书10-30分钟,(内容不限)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巩固字词,并请她定期给我介绍一篇他喜欢的文章,要求只要一句话说说感受即可,这样训练旨在潜移默化地增强她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现在她已经能在上课时主动发言,有时还能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虽然有时还是只能说清一半,但明显该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增无减。本次期中练习她的语文成绩明显进步,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表示该生的学习有不小的进步,尤其是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好转,目前我就实施到这个阶段,我设想第三阶段要对该生进行专项集中指导,从该生的薄弱环节阅读理解入手,尝试各个知识点的训练,比如寻找文中近反义词的单项强化训练;寻找并抄写文中的关键语句等方面的训练,由浅入深,由单一向综合,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操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教学专项指导是我校教师对个别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所采取的一项补救措施,这项工作实施一年下来已有所收获。

5.培养良好习惯,形成合格学生。

根据各阶段的年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结合,如:坐姿、站相、发言、写字肢势,提问、簿本整洁等进行细化并按要求实施,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与反馈,确保学习好习惯的形成。

6.管理跟进,确保统整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按计划进行实践工作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学校管理层除了参与统整实践活动外,对该项工作还应起到指导、检查、反馈、调整等各项作用,定期研讨下阶段的实践任务进行细化、布置,通过教研组的活动,使责任具体化,由教师落实任务,给予完成、深化、推进。

通过语文学科统整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发现了我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了改进,使教学管理逐渐规范并上了一个台阶。

附:学校统整教师部分教学工作实录:

实录一:

开学初,完成课程统整指南表,分析学情,制订专项指导计划。

张燕老师完成的课程统整指南表的片段如下:

 

 

      年级  语文  学科课程统整指南

 

一、        总体概述

     本册教材分为“读课文识字”、“读课文了解内容”、“读课文圈划词句”、“读课文边读边想”四部分。

“读课文识字”安排在第一、二单元,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三套识字工具和方法,用自己喜欢和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进一步增强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读课文了解内容” 安排在第三、四单元,训练学生读了课文以后能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读课文圈划词句”安排在第五、六单元,让学生初步学习圈划词句,懂得不懂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并逐步养成这样的读书习惯。“读课文边读边想” 安排在第七、八单元,让学生初步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材教学重心逐步从识字向阅读过渡,启发思考,学习表达,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说话练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积累,加强运用,引导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重点是: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勤查字典,圈划词句。

 

二、    学生现状分析及学科统整思路与安排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但对拼音、生字的掌握还不够牢固。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的语气,但部分学生读句时经常有加字、漏字现象。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和规范的表达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将易混淆的声母、复韵母适时引导区分,结合学生字学习重点拼读三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适当梳理有关拼音知识。将汉语拼音能力的巩固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以学生独立识字,小组合作识字为主。

适时归纳梳理,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以读为主开展阅读教学,注重培养静心阅读,边读边想,根据要求圈画词句和质疑问难等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特别是最后四个单元的学习,采用降低难度,逐步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习单元

学习内容

目标与内容的统整

原目标

重点与难点

如何统整

 

 

 

 

 

 

 

 

 

 

 

 

26荷花

27石榴

28海上气象员

29一条大蟒蛇

30松鼠的尾巴

31野兔

32喜鹊

1、认识本单元生字69个。描写广字头的字。

2、正确朗读本单元7篇课文。背诵制定课文,古诗2首,积累词语50个。

3、在阅读中根据要求圈划有关词句。

4、听说活动1次,结合课文进行若干次。进行以鸟类为主的识字活动。

5、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培养对动植物的兴趣。

 

学习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带着问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本单元安排了“读课文,圈划词句”。圈划词句和阅读教学应紧密结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进而为理解课文、圈划词句打下基础。单元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从扶到放。教师先做示范,再让学生完成。从一个段落中划句子过渡到到不同段落中划句子。在相互交流、补充的过程中,请学生分析:圈划这些词句的理由是什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在交流中总结圈划词句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强调操作的规范化,如划直线用尺,划在句子下面,要把最后的标点符号划进去等。单元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领会文章语言的运用,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收获与不足

收获:

 

 

不足:

 

 

建议:

 

 

 

 

 

 

实录二:

日常工作中,及时填写《教学专项指导记录》,修改统整指南,中期做好教学反思。

如:曹雪萍教师在教学随笔中写到:

教学目标的统整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有实效而进行的,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深感这一课题的研究确实让学生受益,让教师的教学更能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可谓双赢。

在统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的:

一、        关注学生

回顾上一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从拼音、字词句的掌握、阅读理解、写几句话等。再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重点分析好最近的一次考试情况分析,掌握学生学情的第一手资料。

1.关注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整理出共性的问题,做好笔记。

2.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些拓展型练习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对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实情,避免目标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

二、        关注教材

1.了解整册教材的编写说明,特别是关注“教材的基本特点”、“教材的编排”、“教材的教学要求”、“课时安排”等。

2.初步研读整册教材选编的课文,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

3.分单元学习教材,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识点等,同时加以整理,做到心中有数。

三、        关注自我

总结、回顾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哪些不足,反思自己原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四、        关注实践的过程,不断调整。

 “目标的统整”是事先预设的,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关注自己目标的制定,在实践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再来反思,并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总之,这项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久的、细致的工作,教师一定要耐心、严谨,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题式统整

主题式统整是有一年级马丽琤老师主动提出并想尝试实践的统整实践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体现了学校尊重与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学校为其创设台阶的具体写照。

下面简单介绍具体做法:

一、研读教材,挖掘主题

开学初,认真阅读教参,研读教材,根据课文内容、主题以及写法,进行重组,同步教学。考虑到教学的整体安排,以第五单元为分割,将整本教材分成两个部分,确定不同的八个主题。如,“走进春天” 将描写春的课文按春天的变化为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让同学们跟着春天的脚步,感受春的变化,了解人们在春天的活动,体会春的美好。将第6单元和第7单元的相关课文以“我们的祖先”为主题进行统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继承民族精神,学生多观察、善思考,勤学好问,乐于助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研究低年级语文学习标准,将《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和学期总目标进行仔细地对照,细致地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以《一年级课程标准》为实践准则,将每篇课文的原目标与总目标进行比照,结合对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分析,通过集中、分散、分层,重组、改变等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知识链前后承接,教学重点准确把握,能力训练层层推进的目的。我确定知识技能的底线,努力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到位。

二、设计统整框架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是伴着师生双向的丰富的感情交流。语文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爱你,喜欢你所教的语文。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伙伴及时沟通,良好配合,形成一个能创造横向交流、团体合作的氛围。真正的让孩子们爱学习、爱语文、爱课本中无数可爱的人儿,让孩子们合作中更好的发展!

2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应该是知识的建构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学中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联系说话,使之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去观察,自悟自得,得到的结论才会深刻。

三、落实统整教学

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关注效率,努力做到: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培养习惯、锻炼能力。

1、充分预习

课前,学生根据要求充分预习课文,并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检查、交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拼音、识字的方法,让他们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这种提高是学生自发的,是快乐的,更是有效的。

2、主题阅读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对主题学习的深度和进度应该心中有数,加强定向引导,通过“导”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学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

以“外国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为例,第一教时,我让学生通过照片认识了“瓦特、伊琳娜、莫扎特”,又引导学生懂得了“科学家、音乐家”的含义。接着,我运用找朋友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有名的”一词,还积累了“著名、赫赫有名、大名鼎鼎”三个词。最后,学生们用一句话介绍一位名人。环环相扣的开头,顺理成章的引领学生进入了主题学习。整个过程,紧紧围绕识字教学,分步分层落实生字音、形、义的教学要求,并根据学生先前的预习有侧重的指导,花大力气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大困难。

第二教时,我以“与众不同”为切入口,将三篇课文将课文融合起来学习,帮助学生在逐步达到识字教学的要求的同时,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初步的阅读。一年级学生,一课课文为例引导学生读文识字,读文品词,感受名人从小就拥有的可贵的品质。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们自主探究时有模有样。他们按照老师提供的《学习单》,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讨论,学习劲头十足。

 

四、检验统整效果

复习巩固是教学中用来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俗话说,见多识广。此时,我校提供给学生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而且强调学生通过读题,理解意思,学会接题思路。对于学生的要求和评价,因人而异,让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能提高,即使个别学生做不到,也没关系,只要达到底线的要求就万事大吉。

以上是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具体内容与做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活动,我们初见成效,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增强了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意识。

2.       创设了教师之间彼此合作的氛围。

3.       教师教学行为的经常反思与自我调整、改进的意识增强。

4.       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5.       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与提高。

6.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可喜的是:

这次三、五年级区教学质量监控中,我校语文学科获得了收获,进步显著,脱离了底线,正向着新的高度攀登。

回顾一年多来的实践过程,教师从不理解、不清楚,到逐步清晰和接受并付之行动,也可以说明它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收获吧!

以上仅仅是我校开展学科统整工作的阶段总结,如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够给予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加课题研究的主要人员还有:

陆 敏 范莉萍 马丽琤  曹学萍  沈巍 石松涛 张 嬿 吕姝博 陈 敏 陈丹华 秦海燕等

江南新村小学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