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班级博客

日期:2024-04-24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会工作 > 师德规范  

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5-05-27

学习习惯的培养

                                收集人:郁群花

农村小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青村第二小学  沈一鸣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心小学,早在八年前我们就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认真态度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根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促使我们对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作深刻的反思,发现过去我们推崇的某些学习习惯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是相违背的,不适应新的培养目标的需要。那么怎样探索出一些能够适应于学生创造性学习所需要的学习习惯呢?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新一轮学习习惯研究的思考,从而提出了关于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试图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1—1998、8)影响学生创造性学习惯形成的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1998、9—1999、8)研究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途径、方法,完成阶段性论文。

第三阶段:(1999、9—2000、12)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的关系研究,完成阶段性论文报告。

第四阶段:(2001、1—2001、2)完成课题论文总结报告《农村小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研究成果

(一)对创造性学习习惯的认识

1、界定

我们认为所谓创造性学习习惯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下学生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探索、锐意进取、大胆实践的行为模式,是创造教育在学习习惯中的体现。与一般学习习惯相比较,创造性学习习惯因为摒弃了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学习的习惯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获得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促进和发展创造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2、内容

目前,我们尚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主阵地,同时,把创造性学习习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听的习惯: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的讲话,并能从中发现问题。

2)说的习惯: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大胆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

3)读的习惯:能适应在嘈杂的环境里阅读,并逐步掌握阅读的技能。

4)写的习惯:完成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作文时能运用类比式推断的方法。

5)动手习惯:大胆地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实验。

3、与一般学习习惯的区别

  创造性学习习惯          一般学习习惯

  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      以教师的需要为前提

  以探究性学习为要求      以理解性学习为要求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    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

4、意义

1)创造性学习习惯是激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源泉。

2)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创造性能力的基础内容。

3)创造性学习习惯是营造课堂教学民主化氛围的有效途径。

4)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素质。

(二)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形成的相关因素

 1、现状

1)影响小学生创造性听讲习惯形成的原因有:a 学生对班级内成绩好的同学比较崇拜; b 缺乏边听、边思考的习惯;c听课时开小差,年级越低越突出。

(2)影响小学生创造性说话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来之于心理障碍,可概括为三怕:a怕讲不清楚;b怕被同学嘲笑;c怕自己会讲错。

(3)影响学生创造性阅读习惯的原因有:a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b阅读走过考场; c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指导。

(4)影响学生创造性作业习惯形成的原因有:a作业量过多;b作业难度大;c作业形式死板。(5)影响学生创造性实验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有:a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做实验时的依懒性;b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实验机会不平等。

2、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心理因素、智力因素、个性特点等,但总体上看,我们以为教师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师生关系方面,极大部分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具体表现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做什么作业;教师允许说,学生才可说;老师说写,学生才写。凡此种种,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以教导与服从为特征的,学生完全处于被要求、理解和模仿的被动地位。

2)在教学要求上,极大部分教师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的管理,往往用统一的标准要求班内所有学生,以此来制约学生自由、独立的行动。这种统一性的结果形成了学生循规蹈矩,一本正经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教师提出的标准,学生很难去尝试着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于是导致了学生的盲从心理,而抹杀了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行为。

3)在教学方法上,许多老师习惯于用课前设计的思路来引导学生、指挥学生,较多地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方法,从而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形成。

因此,我们以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不能就事论是,要从转变教师的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学校管理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清除障碍,优化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三)提出了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及其方法

1、途径

1)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它是实施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主渠道、主阵地。因为课堂教学时间长,课时多,教学内容系统性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听、说、读、写、做的训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而逐渐使之形成行为模式。

2)落实于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之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必须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要使教师形成创造性的教学习惯,必须要使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做这几个方面的创造性学习习惯的训练。为此,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开展创造性教学的研究,提高创造性教育的能力和技能,培养教师的优良的创造个性。

3)贯穿于学校管理之中,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为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实施服务。为此,学校应该探索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为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创设一个和谐、团结、主动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推进学校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顺利实施。

2、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去发现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意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使学生逐渐地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2)改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教师答;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讲教师判断;变以教为主为教学相长;变学生服从于教师为教师服从于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绝对权威,而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是创造型学生的主要特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必须要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影响其它行为的形成。在具体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质疑习惯。a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b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习惯; c培养学生敢于否定的习惯; d培养学生善不罢休的习惯。

4)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认真备课,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因素,从听、说、读、写、做这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习惯。

5)创设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氛围。学校制订出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参与创造性学习习惯实践研究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有序进行。其次,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勇于探索,特别是在课堂方面,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敢于插嘴,敢于质疑问题,敢于动手操作等等。

(四)明确了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的关系

我们认为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切相关的。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行为模式,创造性学习依懒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而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又是完全一致的。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二个方面。

1、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

1)创造性学习习惯的训练内容是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学习习惯区别于一般习惯的关键之处是学习是否具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一旦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我们便认为学生的学习具有了创造性学习的素质。因为听、说、读、写、做是学习的基本形式,会听、会说、会读、会动手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在这五个方面形成了适应创造性学习的习惯,那么今后学习便是使这种习惯保持、优化,并产生学习效益的过程。

2)创造性学习习惯训练方法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准备。俗话讲“习惯成自然”,学习也是如此。要使学生原有的适应于传统教学的学习习惯转化为适应于当前教育的创造性学习习惯,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我们把创造性学习习惯方法的训练作为这个突破口。

3)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实现创造性学习的基本前提。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反映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而且包括思维习惯、心理品质(学习态度、意志、情感)等都渗透了创造性学习的因素,这无疑对创造性学习会产生比较全面、系统的影响,奠定扎实基础。

2、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体现出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的一致性。

1)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体现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致性。创造性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学习都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二者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中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

3)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体现出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的一致性。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克服依懒性,具有独立性;克服被动性,具有主动性;克服盲目性,具有创造性。表现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习;在没有教师的要求下也想学习;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还能进行更深刻的学习。这种完全离开了教师以后的学习欲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是完全依懒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形成。

3)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体现出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一致性。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使之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模式,不需要学生刻意去挖掘也能自然而然地发挥。表现出来的。这种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4)创造性学习习惯与创造性学习体现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致性。创造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超越意识的反映。即超越课堂、超越课本、超越教师传授的知识、超越自己的认识水平。学生要达到这种超越的境界,是一个长期学习、锻炼的过程,是创造性学习习惯的效果反映。我们把创造性学习习惯作为研究重点,就是期望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

四、关于本研究的一些思考。

1、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理解,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即学习习惯不能仅仅看作是种种具体行为,只限于行为领域,它可以是各种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各种心理过程的表现,从某中意义上讲,性格品质决定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只是性格品质的反映或外显。为此,要使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还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着手。

2、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评价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弱点,包括对学生创造性行为的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课堂评价和学生质量的评价等,由于这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效果反映还缺少科学的、全面的、准确的判断。

3、限于本课题组研究人员的自身能力,在课题的理论研究方面,除客观上缺乏可供参阅的关于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理论、经验参考资料外,主观上也受到了我们自身理论底蕴的限制。因此对于一些概念的概述难以处理好它们的科学性、准确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同行的指点。

总之,由于研究的时间比较仓促,研究的能力受到局限,目前对于创造性学习习惯的研究尚处于理性思考和实践的初步阶段。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将为我们的研究留下更广阔的空间。


习惯培养的重要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反复思索过这句话,感到极有道理。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家长需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而长大了要改正坏习惯就难了。例如,有些幼儿在家中已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但入幼儿园后,在教师的教育和小朋友的影响下,很快就能改正。如果到了十多岁还偏食,矫正起来难度就很大。若到了成年,再纠正偏食,那真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了。所以,好习惯要趁早培养。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采取下列方法。

  1.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曾报道,一名5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2岁开始,他的母亲就给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2.方法对头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年龄采用相应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两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了称赞,下次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孩子坚守。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定能养成好习惯。当然,对家长来说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对自己孩子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这在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是常见的事。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买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先是迁就退让,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耐心地训练的结果。

  4.施教者要求一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例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母亲严格要求,而奶奶却放纵,只要孩子要就予以满足,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而在家里却做不到。如果孩子在园与在家表现不一,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形成的。总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必须家庭内部要求一致,家庭与幼儿园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一起抓,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求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他们首先会模仿父母亲。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就要做到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 

  摘自《学前教育》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