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班级博客

日期:2024-03-29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务公开 > 思想建设 > 中心组学习与教工学习  

构建党建“一·二·三”格局长效机制 推动徐汇教育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建设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3-11-29

胡锦涛同志指出:“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徐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历程,就是在中共徐汇区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从实际出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三个“能不能”的历程,逐步构建了具有徐汇教育特点的党建工作“一·二·三”格局(“一”指一个主题,即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二”指两个活动载体,即“让群众高兴、让党放心”和深化“凝聚力建设”活动;“三”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增强“三个依靠”(依靠党组织、教职工、社会)和“三个主体”(党员、教师、学生主体)意识,形成了“三个民主”(领导班子、党内、学校民主)、“三个公开”(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和“三风建设”(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一起推进的长效机制。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党建面临再适应的考验。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校党的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一是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二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后,一度出现了党的组织功能退化、组织作用弱化、工作边缘化、党员意识淡化等情况;三是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了聘用合同制,由于执行中的规范性不强、程序不明晰、管理者认识上的差异和教职员工队伍素质上的差异,出现了聘用纠纷数量上升的情况。党组织发挥监督、保证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和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临着新挑战。

应对挑战的关键是要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在2001年11月3日召开的徐汇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教育党工委指出了学校党的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等四项任务;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系,并把它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工作的主题

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要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教育党工委坚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以“民主”为基本推进方向,以“公开”为基本推进形态,努力把“民主、公开”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的建设、学校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贯彻校长负责制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机结合,在思想上求统一、认识上求提高、制度上求健全、程序上求规范、实践中求突破,逐步形成了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暨党建工作“一·二·三”格局

 “一”是指学校党建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即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发挥好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主题的确定须有统领性、关键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校的领导体制,它包括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中的负责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等三个基本部分,其中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是发挥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通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体现,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来体现,通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来体现,通过思想引领、协调各方、协调利益来体现,通过对干部的管理来体现,通过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来体现。为此,2003年教育党工委制订文件规定了党组织议事的内容和程序。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要重视发挥委员会集体领导的作用,2003年以来,全系统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实行了“两推一选”(党员和群众分别推荐新一届支部委员候选人,党员大会正式选举支委会委员)制度,提高了党组织委员会组成人选的公认度;2008年5月以后,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逐步实行“公推直选”(党员和群众分别推选新一届支委会候选人,党员大会直接选举支委会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制度。在继续贯彻党员发展工作“一线、一流、青年”方针的同时,2003年开始实行党员发展的“公示制、票决制”,2007年进一步明确了“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共产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为骨干教师”的指导原则。历经数年,党组织在基层学校的影响力扩大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热情激发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是指两个载体,即“让群众高兴、让党放心”活动和深化“凝聚力建设”活动。教育系统将其作为推动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的长项活动,不断深化实践,积累经验。

“高兴、放心”活动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密切干群关系的长项活动。2005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把“高兴、放心”活动从改善工作条件等办实事发展到与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紧紧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程序大于权力、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以公开为起点,寓公平、公正于公开的程序之中,狠抓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走出了一条使“高兴、放心”活动长效化的路子。

“凝聚力建设”活动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总抓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始终是学校党的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2005年以来,各基层学校广泛实行“双结对”(学校党组织与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与需要帮助的群众、学生结对)和“三服务”(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教工、教工服务学生),党组织在做好帮困扶贫等工作的同时,在评优、提干、选拔骨干教师等工作中,以制度的公开、程序的透明鼓励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让制度、程序发挥凝聚人的力量,形成了“用事业凝聚人、用发展凝聚人、始终不忘帮困凝聚人”的系列做法,走出了一条“凝聚力建设”活动长效化的路子。

“三”是指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抓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打造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信得过”的队伍。

一是抓好干部的选拔任用。2003年以来,参照中共中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精神,教育党工委陆续制定了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校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民主推荐校级后备干部等一系列文件,以制度、程序保障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了全员推荐、“一次两轮”的后备干部选拔机制:每两年左右组织一次全系统的校级后备干部推荐活动,每次推荐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全员参与率均达92%以上;每次推荐分为两轮,第一轮由教职工全员推荐,第二轮在全员推荐的基础上对公认度高、符合条件者组织骨干教师、全体党员进行再推荐,并对多数教职工认同的人选由学校党组织考察后公示、上报。教育党工委根据任职需要对后备干部进行正式提任考察,做到了没有经过规定程序的不提任、多数群众不认可的不提任、未经组织考察的不提任。2002年以来,200余名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拥有教育系统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以上的业务骨干。2005年后校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向下延伸,各中小学中层干部的选拔也参照执行。

二是抓好干部年度考核与民主测评。徐汇区教育系统从2003年度起,校级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民主评议工作由教代会代表参与扩大为全体教职工通过无记名票决的方式参与,基本步骤为校级干部年终述职报告在校内先行公示三天后举行述职和民主测评会,在校级领导述职、述学、述廉后,由全体教职员工对每一位领导干部进行无记名的测评,群众测评的数据成为干部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 2005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校级干部的考核测评制度,建立以教职工评价为主、上级和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在反馈时坚持在什么范围考核,就在什么范围反馈考核结果。2005年以来,全系统有十多名干部因年终考核和全员测评结果而受到调离原岗位、降职、免职等处理,这些干部中,既有无力进取的、不思进取的,也有违反规定程序、伤害教职工感情、损害教职工权益而被群众否定的。各基层学校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也参照执行。此外,徐汇区教育党工委,还通过健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和程序、重大事项党内通报制度等,使干部的管理更趋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抓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教育党工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做到“内化、结合、转化”。2002年,调整了区教育党校的组织设置,将其与教师进修学院干训部合并,实现了由兼职办学向专职办学转变,进一步发挥了教育党校在干部培训、党员轮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2006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徐汇区教育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形成了一整套培训制度:教育系统全体党员每五年进教育党校集训一次;校级干部每三年进教育党校轮训一次,每次两周;每年对校级干部进行理论、形势和任务的专题培训;每年围绕重大工作的推进,组织有关干部进行专题研修;每年组织一期以中青年校长、书记为主的教育理论研读班;每年对新任校级干部进行岗位培训;每年分类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进行岗位培训;每年确定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的主题,组织全系统的党员参加不少于96小时的党员集体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区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学习和培训制度,从校级干部到普通党员,对党的理论和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素质不断提高。

第二、坚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做到党内“三先”(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为保证基层党组织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有支点、有抓手,教育党工委于2003年制定了《关于徐汇区中小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了依据学校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性质及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和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关系的重要程度,要分别在校长书记中酝酿、在党支部委员会中讨论,并相应形成酝酿意见、支委会意见和支部大会意见的程序;规定学校的重要工作,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在提交教代会审议或正式出台前,要在党内先行讨论,做到党内“三先”。2002年以来,全区中小学每年进行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提交教代会审议前都在党内组织讨论。2008年,各基层学校党组织结合几年的实践,制定或修订了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实施细则》。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党员在重大方案形成过程中充分反映教职工心声,重大问题决策后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重要决策实施中党员要立足岗位发挥作用为党员教师立足岗位,体现“三高”(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高于群众)搭建平台,从而推进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第三、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尊重教职工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校园。

教育党工委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党组织的基本工作任务,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将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程序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2003年以来,先后制定10多个有关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文件,形成了局层面“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实施”,学校层面“校长负责,支部监督、工会实施、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由教育党工委会议决定年度工作重点,局行政纳入绩效评估方案,教育工会组织全系统实施。以调研与检查为推进工作的基本方法,每年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检查,2005年至今平均每校4次;2007年还对全区134所学校的7412位教职工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在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贯彻和落实的同时,还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目前,教育系统各单位的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齐全、程序规范,公开形式多样,公开内容充实。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在规范办学行为,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群联系,维护教师权益,保护干部、教工的积极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三个坚持”是徐汇教育党组织推进党的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其关键是把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决定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组织意愿与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和教职工主体意识,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取得突破,进而推开,使广大党员、教职工对党的工作和学校工作从“知情”、达到“明理”,进而“参与、支持”,形成班子心齐、干部气顺、教师劲足的良好局面。

“一·二·三”格局是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教育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系统。它不仅与学校的管理体制相应适应、相互依存,而且其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一个主题”确定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两个载体”明确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的着力点,“三个坚持”成为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途径,三者功能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形成了系统的整体性功能;确保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党建格局中具有明确的工作职能和定位,围绕党建的整体目标和运作规则开展活动,使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内容、有程序,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权利、有义务;另一方面,实现“大党建”,将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全面协调发展。党建工作格局与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紧密关联,努力形成党组织、校长和教代会三者的良性互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做到职责上分、行动上合,工作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目标上合,既防止责权不分,又克服“两张皮”现象,不断增强党政合力、干群齐心,党组织在不断促进徐汇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了自身建设。

徐汇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实践体会。首先,党的建设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党的建设要围绕中心,凸显“先进”。党组织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强化“先进”意识,党员要围绕本职岗位,强化“身份”意识;第三,党的建设要与时俱进。要紧紧依靠党员、教职工和社会社区,坚持强化“三个主体” 意识,发展好“三个民主”,推进好“三个公开”;第四,党的建设要夯实基础。要注重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注重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第五,党的建设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要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推进。总之,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要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来展开,要以本单位中心任务的完成来检验。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