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班级博客

日期:2024-05-02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在线 > 指标体系 > 基本指标 >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 文化内涵 > 学校精神  

三十年的巨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9-25

我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生在繁华美丽的东海之滨——上海。在这个城市里已经生活了整整三十七个年头了,三十年前的一九七八年,我还是一个扎着冲天辫的黄毛小丫头,当时许多的人,当然也包括我,并不知道改革开放会给我们国家,我们这个城市带来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记得一九七八年时上海人的生活,当时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布票、粮票、油票、糖票、蛋票等等,只记得那时家里一大家子人一起挤在石库门房子里,过着清贫但也算是其乐融融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父母总是叮嘱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了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的物质生活很匮乏,但在我幼时的记忆中却充满了欢乐,一次满分的测验成绩、妈妈买的一本童话书、甚至是一块糖果都能让我很开心,在无忧无虑中,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女时代。

一九八六年夏,我考取了徐汇区教育学院师范部,这使从小喜欢小孩子,又十分向往教师职业的我欣喜不已,师范三年的学习生活,至今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青春回忆。一九八九年夏天,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师范毕业了,身份也变了,从一个学生娃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时我参加工作的学校地处打浦桥附近,是一所弄堂小学,设施简陋,教学设备也就是黑板、粉笔、笨重的油墨打印机,外加几个款式陈旧的录音机,但当时老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却让我钦佩不已,每天清晨七点左右,老师们便从四面八方赶到学校,为学生们上早自修、出早操、上课、分点心、批改作业、上管托班,晚上还要为学习较差的同学补课,一直到五、六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记得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叫郑毅的男孩子因为开刀住院,拉下了两个星期的课,我的带教老师带着我每天下班后坐车去医院给他补课,终于使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老教师们的高尚师德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也给我们这些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九九九年夏天,告别了工作十年的学校,我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江南整洁美丽的校园,工作认真、具有良好团队意识的老师们留给了我很好的印象,我为能成为江南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愈来愈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现在的校舍,电脑教学设备都已今非昔比,老师们的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老师们也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社会对老师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远非以前的“教书匠”那般简单。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上海这座城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马路越来越宽阔漂亮,私家车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了,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热衷于“欧洲游”、“买房买车”、“上网”、“留学”、‘瑜珈健身”等等,这些在三十年前都是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辉煌的三十年中,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香港、澳门的回归、奥运的胜利举办,喜事不断,坚信着再一个三十年,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庆幸自己能生在这个富足美好的时代;庆幸自己能融入江南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