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晒课表

日期:2024-10-05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风采  

试谈“和谐”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0-16

试谈“和谐”

      每天,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向这里汇聚,
每天,我们工作在同一个环境中,
和谐校园,共建共享,
来源于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你我都是和谐江南的建设者,
你我都是和谐江南的见证者,
你我都是和谐江南的记录着,

“共建和谐校园”网上论坛活动即将开始。老师们,请拿起你的相机,记下你所亲见、亲历的“共建和谐校园”的点点滴滴,用你不拘一格、独具个性的文字,与全体江南人共享。

 

历时1个多月的“共建和谐校园”网上论坛活动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我一边整理着参赛照片和文字说明,一边思考着如何来总结这次的论坛活动。

在和小蔡一起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和谐”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和谐校园”究竟是指什么?“共建和谐校园” 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重引导? 讨论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感到组织这样的活动最终有多少成功的作品不是重要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掌握、了解一点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和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在总结这次活动之前,先和老师们谈谈自己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些认识。

一、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

1)孔老夫子的“大同”社会

在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时,可以让举国上下自觉崇尚社会公德。把德能兼备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都来讲究信义、构建和谐。因此,人们不只是尊敬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慈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还要使所有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终其天年,有劳动能力的中年人都有工作收入,小孩子们能受到教育、顺利成长,让那些老光棍、老寡妇、没了父亲的孩子、没了后代的老人们以及残疾病人等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男人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嫁人(注意,现在还要求晚婚晚育、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人们憎恶不爱惜钱财的行为,却不是把钱藏在家里而为了独自享用;人们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和只谋私利的行为。这样一来,社会上就不会有搞阴谋欺诈、抢劫偷盗和危害社会治安的人了;所以呢,家家户户都不用关上大门了。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社会。

 

2)老子的“小国寡民”

《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3)孔孟的“和为贵”

“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有子说的,原话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古人以和为贵,生活、世界也因和而为美。和即和谐、统一,即相互支持、宽容。

 

4)墨子的“兼相爱”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

意谓:大家友好相处,天下就能得到治理;若相互间视为寇仇,势必天下大乱。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

在那篇文章里,他写了武陵地方的一个渔人,有一次,沿著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座繁花如锦、芳草鲜嫩的桃树林。

渔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著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洞。他丢了船,顺著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豁然开朗,原来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勤恳劳动,过著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渔夫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夫跟大家谈起,才知道那村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有什么魏、晋了。
   
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告别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一次再去访问。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兴趣,派人跟著渔人去找桃花林,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著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6)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他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简直和我们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差不多。

 

7)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主共和的“大同”并特别强调“天下为公”。在孙中山理想中的未来社会里,做国家主人的是全体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也是全体人民:没有贫富悬殊和少数富人压迫多数穷人的不公平现象。

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孙中山深知,为实现“天下为公”,必须同以天下为私的人作斗争。他还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共和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民国成立十年,那些公仆太坏了,把中国搅得不成样子……”

……

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人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

1.和谐是最本真的自然法则。阴与阳,正与负,粒子与反粒子,男性与女性……在客观世界,自从有天地万物起,这些对立统一的概念便处处存在。它们的相互平衡,才使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人类才得以世代繁衍。

2.和谐是最美丽的元素。在人类主观认识客观的历史过程中,自古以来就致力于发现自然规律的和谐,以此建构各种解释世界的理论,并从中体会审美的愉悦。如毕达哥拉斯发现数字比例中的和谐,中国人相生相克五行说之间的和谐,还有物理上的守恒定律……可以得出结论:和谐的事物、理论都是美的、自洽的,而美的事物也注定是和谐的。

因而在人类的主观世界中,和谐就成了最恒久的终极理想。我们一直追求着这样的社会:不受自然力的威胁,但也不做自然的主人;物质极大的丰富,但也追求精神的升华;渴望集体的关怀,但也追求个性的张扬;得到最多的自由,但也存在自由的边界……

三、学校建设“和谐校园”最要基本的是处理好两种人际关系

1.首先是同事间的关系,对于事物的看法可能存在不同,我们需要一种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种认识和行为的差异。除了这种包容,与人相处还需要真诚、关爱。生病时的一杯热茶、伤心时的一双肩膀、失落时的一句安慰都是人际关系的调剂,令我们的关系更融洽和谐,令友情升温,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2.其次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尊敬老师,这需要老师的教育培养;老师尊重关爱学生,则需要老师用责任感来引领自己的各种行为。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上谈的这些方面,让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和谐校园”的建设内容:“对我们学校内的每一个人来说,需要做到------

面对面碰到的时候 ,互相招呼一声,而不是高兴就理睬,今天我不开心,就连招呼也赖得打了。

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而不是没人监督就做得差一些;别人没做好像也没什么,那我就学他的;我自认为做了那么多,怎么不说我好,心里不舒服;自己没有认真做,抓住机会还要说别人傻,像我如何如何聪明等等。

以上的这些现象是个别的,但确实是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常会遇到的事情,这里面有一个“如何持有一种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心态问题”,老实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可能凡是都顺应每一个人的心愿,总是今天你得到点什么,明天我获取点什么,“得到”与“失去”这两者之间相对来说也是平衡的,这里面其实也有一种和谐。

遇到不顺心的是,首先自问我做到了吗,我努力过吗?千万不要自己生气,因为自己生出来的气还是要自己消化的,如果不及时消化,郁结在身体里面,长期以往肯定影响身体健康,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合适的人倾诉倾诉,说完就马上忘记。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是金子总会有发亮的时候,学会耐得住寂寞,美好的日子将来一定时属于你的。

    

     经常与同事交流,学会沟通;工作中互相帮助,学会合作,面对一些非原则问题,大可不必针尖对麦芒———你强我更强。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矛盾总是有的。人们遇到矛盾,如果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相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那怎么能带来和谐呢?

和谐需要“和为贵”。我认为“共建和谐校园”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建设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善于胸怀全局,容人之短,学人之长,谅人之过;善于以和为贵,待人谦恭,讲究文明,遇上有争之事,主动礼让。如果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做,都能有度量,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一定会和谐、温馨。

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为学生

构建和谐校园最终是为了我们自己,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