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信息公开 | 校园动态 | 学校概况 | 招生入学 | 教育收费 | 师资队伍 | 学生工作 | 教学资源 | 航海文化 | 个人设置 | 班级博客

日期:2024-05-05 当前用户: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活动 > 教学科研 > 教学论坛  

推进课程统整的学校管理实践体会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12-18

推进课程统整的学校管理实践体会

江南新村小学   王春芳

随着“二期课改”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对承担课程教学的老师来说,不但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工作方式,创设新的适应与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师工作方式。为此,学校从20066月起,进行了这方面的教改实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一、认识课程统整对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课程统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统整上的要求主要包括(1)学科课程目标上的整合,即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三个基本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设置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科学等;(3)强调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等。可以这样讲,“课程统整”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

虽然现行的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编制的过程中对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但不同的学校,其师资和生源都是不样的,如果用同样的目标、内容,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指导教学,则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因此,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科课程进行适度的调整,有利于教师通过实践,努力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首先是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的知识层次很低,生活层次也很低,为了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 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环境和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即使有上进的愿望也不得不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其次,绝大多数学生的学前教育几乎为0,基础知识薄弱,文字功底与积累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知识学习的的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分析上述原因,学校感到:只有立足教材,对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与调整,使之适合学生、教师的学习和教学,因此,结合我校《构建学校教学质量自我管理体系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学校将实施“课程统整”的目标定位在“抓基础,求规范,促提高”上,选择语文学科作为突破口,首先进行学科课程目标上的整合。

二、修正学校的教学流程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统整”的需要

1.制定学校各层面教学计划时的规定。

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实施“学科统整”的工作目标,将“学科统整”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教导处管理和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制定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中必须要有对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和调整的要求。

2.重新明确学校教学管理“五大环节”的细则要求

1)备课:要求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任教学科的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并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调整,修改整册教材的统整指南。

2)上课:根据课堂教学计划执行的实际情况,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已有的《整册教材统整指南》进行调整和修改。

3)作业与批改: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各年级的作业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

4)辅导: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专项指导工作,结合学校生源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5)考核:教师人人都要学会命题,按照大纲的目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命题。

   3.加大听课评课的工作,督促教师养成“统整”的习惯。

      学校通过五种听课方式,即:了解性听课、专题性听课、研究性听课、指导性听课、互动性听课等方式,加大听课管理的力度,在听课过程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寻找对策。

   4.制定规范与条例,加强对教研组管理。

      制定学校对《教研(备课)组的管理规范》,明确《教研(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责》和《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条例》,从管理机制上,加强对教研(备课)组长的管理,搭建展示评优的平台,为“课程统整”的深入研究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三、适度引导,提供多层面的途径有效地推进统整工作

学校开展“课程统整”时确立的目标是以适应和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原则的,此项工作的推进是采用以点带面逐步由横向发展过渡到纵向深入的方式展开,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尝试--反馈总结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一次次尝试中我们明白: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回顾一年的实践过程,教师从不理解、不清楚,到逐步清晰和接受这项改革项目,学校为推进此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

1.制定学校课程统整的实施计划,建立由校长牵头,学校教学、科研负责人与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的学科统整领导小组,实施对该项工作的领导与落实。

2.组织教师学习现有的经验,邀请专家讲解,搞清楚“课程统整”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应该做什么,注意掌握几个关键的要素(教师的教育理念要转变,要在现有的课程标准基础上整合,要与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紧密联系等)

3.选择一个年级一门学科先期进行“学科整合”研究,形成共识

   在初次学习推广“课程统整”的会议上,老师们谈到:“课程整合”的理念是很新、很好的,但对我们学校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基础实在太差了,我们能把现在教材里的内容教下去已经蛮好了。

   老师们有这样的想法自有她们的道理,但要不要推进“课程统整”?“课程统整“究竟能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什么?说还不如做,于是学校选择了三年级语文学科作为试点,开展实践研究,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检验,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得到了这样的认识:以统整目标为引领的教学实践也非常偏向于基础,所以对于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显实效性和必要性,因为“量体裁衣”的效果会更好。

4.根据试点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形成学校的统整方案

1)在三年级语文试点的基础上,第二学期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范围全面铺开了“课程统整”工作,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寒假中编写《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学期工作中进行贯彻实施、调整修改,学期结束时写出《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修改稿。

2)开展“主题式”语文教学的研究,将“课程统整”的研究向深度发展。由一年级的老师牵头,认真分析了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特点,根据根据课文内容确立主题,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联系,按照单元教学目标,在一定课时内几篇课文进行同步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样的研究活动使学校的“课程统整”从学科目标调整向教学内容统整又迈进了一步。

     以上是学校一年来围绕“课程统整”研究所开展的一些工作,其中学校认识到:

1.开展“课程统整”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树立经常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意识,它既能促进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的发展,也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抓手。

2.开展“课程统整”的研究,特别需要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入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最后去实现教学方法上的整合,切不可一蹴而就。

3     开展“课程统整”的研究,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在彼此之间的协作中才能更多地发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彼此的关联,在共同的研究过程中才能逐步超越自身的认识限制,更快地掌握“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方法,因此,营造一种协作的氛围,建立协作的机制,是学校推进“课程统整”研究的必要条件。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江南新村小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大木桥路600弄49号   联系电话:021-64035765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